“您的銀行卡涉嫌洗黑錢,為證明您與案件無關,請將個人銀行卡內的資金存進指定賬戶,檢察機關會做資金對比。”這是一個典型的電信詐騙電話。盡管媒體曾報道無數,警方也屢屢破案,但時至年底,電信詐騙電話又鋪天蓋地席卷而來。
3天前,市民黃女士成為又一名受害者,234萬元巨款被騙——這一數字已經打破我市媒體曾報道過單筆高受害金額160多萬元的記錄。目前,警方已對案件展開調查。
辦公室電話響不停 “法院傳票”四處發
“我們好幾個同事都接到了,幾個辦公室電話響個不停。”昨日,市民陳先生撥打本報熱線反映近的煩心事:辦公室座機幾乎成了熱線電話,眾人輪流應付騙子。
接到個電話時,陳先生還耐心地聽了幾句:“一開始就說我有信用卡透支,要被法院強制執行,還要我接法院傳票。”陳先生嘗試按語音提示按了轉人工鍵“9”,當一名自稱法院工作人員的男子得知陳先生本人根本沒有信用卡時,他很快步入了正題:“那你的身份證可能被人冒用辦了銀行卡,而且這卡還涉嫌洗黑錢。我們要調查,你要盡快把賬戶里的錢打到國家公證賬戶……”
聽到這里,陳先生心里有了數,這是一個老騙局。
掛掉了電話,辦公室里仍不得安寧。“一會響一個,我們幾個同事輪流接法院傳票,都快不敢接電話了。”不勝其擾的陳先生隨后撥打110報警,接警員告訴他,近此類電信詐騙十分普遍,確實應該小心提防。
據記者了解,僅僅昨天一天,全市范圍內至少有超過50位市民報警稱接到詐騙電話,有法院傳票、購車退稅、銀行卡欠費等,行騙借口極其普遍。不過,多數市民都早有防備,沒有中計。
老騙局“更新換代” 幾通電話誆走234萬
“這個騙局媒體做過很多報道,所以我們一般都不會相信。”陳先生沒有被騙,但也有人十分不幸,家住文興東里的黃女士就不幸遭遇“升級版”電信騙局,將辛苦攢下的234萬元巨款“送”給了騙子。
與陳先生一樣,黃女士在辦公室里接到了“法院傳票”的詐騙電話。轉入人工服務后,所謂“林法官”和“陳國章”檢察官依次登場,扣在黃女士頭上的“帽子”也更大了,兩人甚至以所謂中央1011專案組的名義要求陳女士將賬戶內存款轉入“國家公證賬戶”,目的是為了“資金對比”。沒經驗的黃女士很快通過普通轉賬分幾次將30余萬元匯給對方。
也許是在黃女士身上嘗到了“甜頭”。騙子很快使出“殺手锏”,干脆要求黃女士親自到銀行開通手機銀行,誘騙她對指定的手機號碼進行綁定的同時,還騙走了她的手機銀行密碼。結果,當黃女士辦好手續后的短短30秒內,騙子馬上通過手機“遙控”轉走近200萬元巨款。當黃女士事后驚覺時,234萬元已經悉數到達騙子賬戶。
【溫馨提醒】
開設手機銀行務必用自己的手機
黃女士遭遇的騙局十分險惡。據警方分析,這種原來常發生在無抵押借貸上的騙局近與電信詐騙做了新結合。騙子利用受害者的無知,欺騙他們將騙子的手機號碼設置為手機銀行,再通過各種手段套取手機銀行密碼,便能一次性將大筆存款轉走。
據了解,過程中為防止受害者發覺,騙子常在手機號碼中添加如“CH”、“HK”等字母,并要求受害者在填寫銀行申請表時必須去掉字母。也就是說,受害者常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騙子的手機號碼填寫成自己賬戶的手機銀行號碼。由于手機銀行操作迅速,再加上密碼與銀行卡密碼不同,受害者即便發覺也無法通過柜員機修改手機銀行密碼。
警方特別提醒市民,年底應小心各類電信騙局。堅決不聽信各種“強加罪名”,堅決不往不明賬戶匯款,開通手機銀行時務必填寫自己的手機號碼,根本不要將任何密碼或個人資料泄露給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