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辦理過寬帶業務,提醒您長個心眼,趕緊去營業廳查一查賬戶下有沒有“寄生蟲”!近日多名市民向本報報料,稱在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他們的寬帶被綁定了陌生手機號,有的手機號甚至在他們名下“寄生”了三年。他們懷疑本屬自己的手機、手機費被中途截留,甚至懷疑通信運營商工作人員暗地里盜用客戶身份信息。
案例1:寬帶轉移才知名下有“寄生蟲”
去年10月,王小姐在廣州番禺的某通信運營商業務點辦理寬帶上網業務,營業員告訴她,6M寬帶包年的費用是880元,王小姐覺得還劃算,交清費用后開始正常使用上網業務。“當時辦寬帶的時候,營業員只是告訴我該付多少錢,根本沒有說這個包年上網政策有其他優惠。”
今年1月份,王小姐把家從番禺區搬到白云區,她想辦理寬帶遷移,被告知名額已滿無法遷移,于是選擇退款。她在地鐵黃邊站出口附近的該通信運營商營業廳辦理手續,結果被告知,除了寬帶上網外,自己賬戶名下還捆綁了一個陌生的手機號。營業員告訴她,把別人手機號捆綁在她的名下,如果不是辦理遷移,確實很難發現。
一個陌生的手機號“寄生”在王小姐名下,并正常使用了三個月?記者查詢發現,去年下半年,該通信運營商在番禺地區確實有880元包年的寬帶優惠套餐,其中包括免費贈送一臺手機和460元話費。
王小姐據此猜測,通信公司將寬帶服務賣給她,有工作人員卻截走了本屬于她的手機和話費。她查出了掛在她名下的那個號碼,撥打過去,對方是名黃姓男子,“我告訴他,是我替他付了話費。”對方開始默不作聲,隨后掛斷。王小姐之后兩次撥打該號碼,始終沒能打通。
王小姐幾次向通信運營商投訴,客服人員承認其名下綁定了手機業務,但一直表示“要查一查”。有其他客服人員回復稱,王小姐交的錢只有寬帶費,并沒有替他人付手機費。如今王小姐拿到了寬帶退款700多元,但她始終懷疑幫那個陌生男子付了話費,一直想拿回自己可能多付的錢,并弄清事情來龍去脈,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案例2:投訴反被指責“里外勾結”
同樣被偷偷捆綁陌生手機號的,還有該通信運營商的老客戶張先生,他也是在辦理寬帶遷移時發現自己名下有條“寄生蟲”,時間長達三年之久。
三年多前,張先生在深圳布吉羅崗一營業廳辦理寬帶業務,每年1100元,6兆網絡。此次“被寄生”,他查詢發現,手機捆綁記錄是在東興嶺營業廳,但他自稱根本沒去過這個地方。“我向通信公司投訴,客服人員告訴我,是他們內部人員動的手腳,但是這個人已經離職。對方沒有解釋為什么,只是說這是他們的一個漏洞。前幾天一個經理還給我打電話,說懷疑我跟那個員工合伙串通,故意這樣做的。我要求賠償當初辦寬帶送手機的那個手機,對方說 拿不回來 ;我要拿回我這三年所交的話費,對方說 只給你3個月的話費賠償,不接受就算了 。”
張先生很憤怒:自己被偷偷捆綁手機號,還被冤枉“故意這樣做”。他想弄清為什么,不過,尾號為8975的陌生手機號碼目前已欠費一百多元,處于停機狀態,張先生無法聯系上手機號的真正使用者。
這個寄生手機號碼什么時候開始使用的?真正使用者是誰?其如何獲得掛在別人名下的手機號碼?帶著一系列疑問,記者以張先生的身份致電該通信運營商客服電話。客服人員回復,此前這個號碼一直在正常使用,辦理寬帶也確實會綁定一個號碼,而使用手機產生的費用直接從手機賬戶里扣除。聽聞真正的客戶并未使用過這個手機號碼,客服人員也說“很奇怪”。
分析
偷綁手機號,客戶信息還安全嗎?
到底是誰在使用這些“寄生”手機號碼?為什么他們可以在客戶本人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功取得手機號碼?張先生和王小姐都在追問這個問題,但他們多處詢問并未得到答案。他們大的擔心是,辦理寬帶業務時曾留下身份證復印件等重要信息,如今名下被偷偷捆綁手機,他們覺得很后怕。“能偷偷捆綁手機號碼,是不是也可以用我的身份證注冊公司、辦假身份證一類的違法事?這太不安全了!”
網絡搜索時輸入“寬帶 綁定手機號碼”,馬上跳出一連串相關新聞和投訴,當事人遭遇與王小姐、張先生相類似。在這些案例中,通信運營商的解釋也五花八門:捆綁活動出現差錯而誤將客戶的寬帶賬戶捆綁;工作人員將客戶手機號碼報錯,導致并未與客戶本人的手機號碼綁定;也有的承認,系內部員工在客戶的賬號上做手腳,盜用客戶手機,騙取話費……
業內人士介紹,在客戶不知情的情況下,擅自改變客戶的業務定制情況是嚴重違規的,客戶有權要求相應的賠償,維護自身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