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工博會讓一個新興名詞物聯網走入了普通民眾視線。作為一個號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究竟能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記者昨天在工博會現場進行了一番探訪。
還未出門先訂車位
在上海家里有輛車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不過也許過不了多久,我們還未出家門就能提前給自己的愛車預訂好車位了,一種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能停車系統正要在上海試點推廣。把綠色的小車推入車位,上方的顯示屏上就會顯示車位已滿,把小車移開,屏幕上立刻會顯示出相應空閑車位的位置。在工博會移動的展區里,不少參觀者都被這樣一套智能停車系統的微縮模型吸引了。一個直徑20公分左右的黑色圓形傳感器便是這套系統的核心裝置,只需將它們裝在車位的中央,車輛停入開出都能通過它即時傳輸到后臺系統。
手機錢包 用戶超30萬
在感應器上刷下手機,就能快速地通過閘機了,通過上海世博會,大家對手機票這一世博和通信史上雙首創的技術已經不再陌生了。本屆工博會上記者同樣發現了它的身影,不過它有了一個更形象的名字手機錢包 。
在移動展區手機商店里,結賬不收現金不拉卡,只需要掏出你的手機在感應器上刷一下就完成了,前后不過2秒鐘。記者從移動上海公司了解到,這種手機錢包的市民也超過了30萬。移動上海公司計劃部總經理孫達告訴記者,未來將在全市進一步鋪開小額支付等物聯網應用。
百兆光纖保障通暢
物聯網正在編織美好的未來。對于如此多需要傳送的信息,依靠現有互聯網絡能否承載?答案是肯定的。電信在今后三年將100兆寬帶接入千家萬戶,達到 百兆到戶、千兆進樓、T級(百萬兆)出口 的網絡覆蓋能力。在接入能力方面,今年上海 城市光網 覆蓋能力將達到150萬戶。